醫(yī)院新聞
我院團委開展青橋項目:我與“非遺”零距離——鼻煙壺繪制活動
2018年8月29日下午,北京中醫(yī)藥大學附屬護國寺中醫(yī)醫(yī)院團委開展青橋項目:我與“非遺”零距離——鼻煙壺繪制活動,。在西城團區(qū)委“青橋計劃”項目平臺下,,我們邀請到了京派內畫鼻煙壺第四代傳承人祁詠香老師為我院職工、青年教授鼻煙壺繪制,。
鼻煙壺是一種傳統(tǒng)工藝品,,始于明朝,盛于清代,。內畫鼻煙壺出現(xiàn)于嘉慶末年道光初期,。它是用特制的微小勾形畫筆,在透明的壺內繪制而成的,。最初的內畫鼻煙壺是內壁沒有磨砂的透明玻璃壺,,因為內壁光滑不易附著墨和顏色,只能畫一些簡單的畫面和圖案,,比如:蟈蟈白菜,、龍、鳳和簡筆的山水,、人物等,,后來,藝人們用鐵砂和金剛砂加水在鼻煙壺的內面來回的搖磨,,這樣使鼻煙壺的內壁呈乳白色的磨砂玻璃,,細膩而不光滑,,容易附著墨色,,效果就象宣紙一樣,,內畫鼻煙壺后來出現(xiàn)了一些比較精細的作品,再后來發(fā)展為詩書畫并茂藝術精品,。
通過鼻煙壺的繪制,,大家在體驗繪制的辛苦與快樂的同時,也感受到了“非遺”的魅力與文化,,促進了傳統(tǒng)文化的保護和傳承,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