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宣教
【中藥科普】山藥:食中美味,,藥中至寶
山藥是薯蕷科植物薯芋的干燥根莖。為中藥“淮山藥,、懷山藥”的別名,。最早記載于《神農草本經(jīng)》,被列為上品之藥,謂“久服耳目聰明,輕身不饑,延年”,。是一味藥食同源的中藥,。
山藥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,,主產(chǎn)于河南,習稱“懷山藥”是著名的道地藥材四大懷藥之一,。在中醫(yī)中,,山藥味甘,性平,,外皮黃肉白,,與人體皮肉相似,脾黃屬土,,色白入肺屬金,,在中醫(yī)五行關系中,土金相生,,有補脾養(yǎng)胃,,生精益肺之效;且該藥入腎經(jīng),,可補腎填精,。性平,不寒不燥,,補而不滯,,養(yǎng)陰不膩,可達到平補三焦之功,。山藥在我國傳統(tǒng)醫(yī)學中具有很高的地位,,被譽為“神仙之食”。
山藥具有獨特藥用功效與食用價值,。因此,,山藥是山中之藥、食中之藥,。不同的烹飪方法可以帶來不同的口感和營養(yǎng)價值,。為方便大家使用,這里介紹兩則山藥的食療方法:
1
山藥百合大棗粥:將山藥90克,,百合40克,,大棗15枚、薏苡仁30克及大米適量共煮粥,。具滋陰養(yǎng)胃,、清熱潤燥的作用,適宜胃陰不足者,。
2
山藥燉土雞:將山藥切成段,,用高壓鍋將雞塊稍壓三成熟后,倒入山藥段并加入枸杞等輔料,,再用微火燒20分鐘即可,,適用于秋冬滋補,。
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發(fā)現(xiàn)菜市場買的食用山藥與藥用山藥外形不同,。實際上食用山藥與藥用山藥并無本質基源區(qū)別,。食用山藥為未經(jīng)加工的鮮山藥,藥用山藥一般為懷山藥通過干燥,、切片所得到,,即干山藥。在選購藥用山藥時,,以條粗壯,、質堅實、粉性足,、色潔白,、光滑圓潤者為佳。
總之,,山藥因其很高藥用價值和食用價值,,深受人們喜愛。在日常生活中,,適量食用山藥,,可以起到調理身體、預防疾病的作用,。山藥擅長補養(yǎng)脾胃,,尤其適用于久坐不動,多思又多濕的脾虛人士,,霧霾天氣,空氣質量不佳,,容易傷脾損肺,,山藥補脾益肺,對于脾虛食欲不好以及肺虛咳嗽不止有非常好的食療效果,。
但需要注意的是,,山藥黏液質容易導致過敏??梢韵葘⑸剿幷羰?,加熱一段時間后去皮,這樣有效減少因接觸山藥而引起的過敏反應,。同時山藥屬于熱性食物,,便秘患者不宜食用。
下一篇: 【中藥科普】藥食兩用的甘飴之品——羅漢果